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同心圆小家”成立两周年之际,退役军人健康驿站也举行了揭牌仪式。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代表、退役军人及家属、病友代表等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份跨越地域与身份的关爱迈向新的征程。
据上海四院院长熊利泽介绍,“同心圆小家”自两年前成立以来,从最初的2间房逐步扩展至10间,已累计接待252个异地求医家庭,380余位家属在此度过了超2000个夜晚。作为上海市首家拥军优属合作医院,上海四院近年来门诊量、手术量稳步攀升,尤其在老年病救治、创伤急救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患者前来就诊。“异地求医,住宿往往是横亘在患者面前的最大难题。”熊利泽坦言,“同心圆小家”不仅为患者家庭提供安稳的落脚点,更针对性地为军人及家属送去关怀——医院特意将免费班车停靠点设在小家附近,为出行提供便利。
此次活动中,公益力量的深度参与让爱心持续升温。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秘书长仇序回顾,基金会的初心源于2014年志愿者对大病家庭的帮扶,2016年正式注册后,于2020年将服务延伸至上海。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3间房,到如今上海四院“小家”的持续拓展,其公益网络已覆盖全国21个城市的50家医院,更跟随“一带一路”倡议延伸至巴基斯坦、印尼等国家,成为跨越国界的桥梁。2024年起,上海四院“同心圆小家”升级为退役军人健康驿站,仇序强调:“退役军人曾为国家和人民保驾护航,如今他们有需要,我们理应优先守护。”
对异地患者而言,“同心圆小家”早已超越了“住处”的范畴。“刚到上海那天特别冷,我们拖着行李箱在医院周边辗转,住处要么价格高昂,要么距离太远。”病友林玉萍回忆起去年的情景,眼眶微红。直到住进“同心圆小家,“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在这里,共享厨房能烹制熟悉的家乡味,志愿者的贴心陪伴、病友间的经验交流,让每个家庭都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副理事长朱剑锋对这一公益善举深表认同,他认为“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遇见更好自己的过程”。“‘同心圆小家’既为异地患者解燃眉之急,又为退役军人开辟优先通道,这份温暖值得一直传递下去。”上海四院党委书记谭莉疆则表示,两年来,“同心圆小家”通过免费住宿、共享厨房等服务,成为患者家庭的“避风港”: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给予了精神慰藉,病友间的相互扶持,正是其价值最生动的体现。
“‘同心圆小家’看着不大,办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顾问曾卫华深有感触,“异地看病,难就难在‘最后100米’——住不下、吃不好、心里慌。如今这些问题解决了,人心里就亮堂了。”
上海四院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发力,让“同心圆小家”惠及更多人,让每一位异地患者、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回家”的安心与温暖。
启运配资-启运配资官网-实盘股票交易配资-炒股配资平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